注滿“資源池”澆灌“春耕田”
從北國冰城到南國羊城,從西北邊陲到東海之濱,四公司64個工程項目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全面復工,近3500名建設者全面上陣,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春耕大潮。短時間內,他們如何運籌資源,實現全面復工、加速生產?
春耕大忙時節,生產要素是最緊缺的資源。面對大規模生產建設可能帶來的補給“斷檔”、施工“斷炊”問題,四公司探索在公司層面建立“人才池”“資金池”和“要素池”,集中解決生產資源短缺問題?!百Y源要素池通過公司整體統籌、集中采購、合作聯營等方式,在滿足現場施工需求的同時,以規模優勢降低物資成本,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復工?!彼墓竞紲罔F路項目負責人馬捷介紹說,充足的生產資源成為他們在全線率先掀起復工熱潮的關鍵。
常言道,兵馬未動糧草先行。節后復工根本上打的就是“資源消耗戰”,特別是大體量的鐵路、公路、市政地鐵等資源要素集中的工程項目,往往開工就要面臨“資源荒”。要想打破這種困局,就必須立足企業整體層面,在統籌生產和資源要素的基礎上,預先對各復工項目開展專項調研,盤點生產要素富缺情況,從全局層面出發,建立互助共享、集中配置、高效集約的資源要素池,有針對性地調余補缺,優化內部資源配置,集中有限資源實現定向突破,系統解決公司與項目之間、項目和項目之間、項目內部的資源分配問題,集全公司之力為復工復產破局開路。
打造服務生產保障施工的高質量企業資源要素池,必須立足企業全局,通過分析施工資源要素投入動態,準確把握生產要素需求趨勢動態,有側重有目的地對大體量消耗品進行集中采購,建立穩固的供應鏈和價格體系,保障后勤供應,實現資源儲備配置同施工生產需求的動態匹配。要充分依托資源要素池,構建資源內部循環機制,按照不同項目各施工階段所需材料,推動鋼模板、隧道臺車、盾構機、腳手架等周轉型資源要素的內部流轉,避免工程項目重復配置、資源要素閑置、資金緊缺等問題,最大限度地釋放生產要素價值,讓有限的資源充分轉化為實際生產力,為復工注入強大后勁。
春雨貴如油,但施工生產不能“靠天吃飯”,坐等資源何談高效復工。爭分奪秒的春耕大忙不能“等雨”播種,必須主動出擊注滿“資源池”,學會自主“灌溉”,方能解得生產建設之“渴”。